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余公仆从小就出门做工,很会察言观色,直觉这叶局长不是搪塞自己,于是也不在这里讨人嫌,说了一箩筐感谢的话,干脆利索地走了。
叶满枝花几天时间,翻看市里各大食品厂的资料,又研究了全市各区县的工业发展情况。
然后,便开始了她上任后的正式调研。
调研第一站,不是市里的重点工业区,也不是那些国营大厂,而是回了她的老家——通兰县。
得到通知的县革委会钱主任,早早就在县委大院门口迎接了。
一见到叶满枝就笑着喊“欢迎”
。
叶满枝与对方客气地寒暄几句,又看向旁边的田春山,语气熟稔地笑:“老田,我够意思吧?调研第一站,就冲着你们通兰县来了。”
田春山冲她抱了抱拳。
谁都知道他俩原来是一个班子的同事,叶满枝这个局长刚上任就来通兰县调研,算是给足他面子了。
钱主任心知这二位是熟人,肯定有话要说。
他给田春山使个眼色,就客气道:“田主任是分管工业工作的,你们是老同事,让田主任陪你在县里看看吧。
中午我在县委食堂请叶局吃顿便饭。”
叶满枝笑着答应了。
等人一走,她才问:“怎么样?通兰县的工业不好发展吧?”
“哎,全市倒数第一,底子太薄了。”
田春山说,“你在电话里说找我有事,到底有啥事?”
“利华食品厂你听说过吧?”
“嗯,听过,让市里头疼的那个嘛。”
“呵呵,让市里头疼,却是你们通兰县的香饽饽。”
叶满枝认真道,“通兰县是农业大县,除了农机产品和农药,最适合发展的其实是食品工业。
利华厂有工人,有成熟的技术,有配方,还有现成的产品。
而你们县里有地皮,有发展需要,还有一点钱,双方为什么不能合作一次呢?将这家大型国营食品厂发展起来,还能带动不少配套工业的发展。”
第232章
田春山望着叶满枝,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
“叶主任,你这牛皮都快吹到天上去了!
几百人的工厂算啥大型国营食品厂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那利华食品厂是几千人的大厂呢。
“哈哈,利华厂差不多有三百人,”
叶满枝透露,“但是重建以后,肯定还要扩大规模。
他们厂的余主任想生产麦乳精和巧克力,填补滨江在这一块的空白。
真给你们通兰县一个几千人的大厂,你们也吃不下呀!”
田春山摇头叹道:“现在全县都盼着能像安阳县那样搞出第二个曙光厂呢!”
叶满枝惊愕道:“你们县里想搞电子工业啊?”
“咋不想呢,这不是看见曙光厂赚钱了嘛。”
叶满枝:“……”
这可真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
曙光厂有二十年的底子,又通过出口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这才一点点搞起了电视机。
通兰县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要资金没资金,这不是好高骛远吗?
她只能问:“你们从省里或市里搞来项目资金了?”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