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姚老爷可不是别人,正是首辅张居正府中管家之一的姚旷,名义上是张居正派到荆州奔丧打前站的。
不过,实际上他的目的地,或者说第一站却是广西浔州。
这么大的事儿,张居正也不会假手他人,而是派出身边最得利的人去盯着,直到完成。
魏广德是后知后觉发现了“刘台”
的价值,而张居正可不会如此。
经历过一次背叛后,张居正对身边人,特别是那些门生可都已经不放心。
所以,他能拿出来的应对就是用更加狠辣的手段震慑他们。
只不过,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不等刘台身死的消息传到京城,他的那些好学生们竟真的开始挽起袖子对他出手了。
一晃又是一日过去,一大早,无数双眼睛都盯着通政使司,看看今天是否还有人出面弹劾张居正,要求他立刻返回湖广老家奔父丧。
没有出乎这些人的意料,随着刑部员外郎艾穆和主事沈思孝走进通政使司,很快就传出他们俩又联名上疏,弹劾张居正,依旧是要他回乡丁忧守制。
魏广德是在内阁听到消息,最近三天,每都有关于张居正的奏疏送进来,全都是反对“夺情”
,要求他回乡守制的。
不过之前吴中行的奏疏,魏广德已经批红送入宫中,但是这两天时间过去了,也没看到奏疏返回内阁。
可见,吴中行的奏疏应该是被留中,宫里并没有给出意见。
至于昨日赵用贤的奏疏,想来也应该是一样的结果。
再想到艾穆和沈思孝的联名奏疏,魏广德也不知道宫里到底能沉住气到什么时候。
但是,一旦宫里爆发,怕是就要对这些上疏之人举起屠刀了。
毕竟,宫里态度至少他这个内阁次辅还是知道的,那就是偏袒张居正。
到下午的时候,终于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十余名京官陆陆续续走进了通政使司,提交了他们的奏疏,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反对皇帝“夺情”
。
魏广德把吴中行、赵用贤等人的奏疏排在一起看了一遍。
其中张居正的学生、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上疏,说张居正夺情是“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
他直接认为的是如果张居正如此就可以“夺情”
,那以后所有官员遇到类似情况,都可以谋求“留官守制”
,致国朝纲领丧失,会遗患无穷。
如果说吴中行只是担心开了这个先例坏了纲常,那赵用贤上折弹劾张居正就是直接斥责他贪恋权位,认为不能援引前朝的故事为张居正夺情制造根据。
可以说,他们的奏疏一个比一个用词激烈。
不过,这个时候送进来的奏疏,也不是全部都是对此事持反对态度的,也有支持张居正的奏疏。
只是相对于反对者,支持的奏疏实在微不足道。
和魏广德考虑类似,就算此时内心认可张居正留任的人,也不会站出来声援他,因为从道德层面实在落於下风,他们只能用祖制来反对那些弹劾者的论断。
无论他们怎么狡辩,都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鄙夷,杨廷和的楷模在前,纲常伦理在后,张居正不配为相。
当初杨廷和打算离京时,京官们纷纷出面挽留,但杨都是不予理睬,真正做到不贪恋权势。
京城如此热闹,那些新科进士也都纷纷坐不住了,由邹元标带头,也开始上奏议论此事,最终目的自然也是反对“夺情”
。
可以说,一时间张居正如同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都在拼命要求他回乡守制。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