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十万山地兵也是治安军。
平时他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连治安军的日常值守都不参与,只参加三天一次的军事训练。
一旦有人要犯青州,他们或支援六城,或根据实际情况,绕到来犯之敌的后面,聚歼来犯之敌。
当然,蔡成在面对冀州的方向上,基本是不设防的。
关羽、鲍信、于禁等将领不理解,为何对冀州方向不设防,蔡成就告诉他们,他巴不得冀州犯青州。
三年中,冀州刺史从王芬换成了贾琮,慑于青州大败兖徐之威,从未犯青州一丝一毫。
由于黑山军和管承都投奔了蔡成,冀州境内再无匪寇叛军,贾琮就任冀州刺史后,利用冀州的稳定环境,把冀州治理得还算不错。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蔡成为控制大汉北方诸州,已经准备了三年。
三年军成,蔡成也为冀州准备了明暗两手。
明的一手:由蔡立亲去鄗城(冀州治所)见贾琮,表示要与冀州联合治理,以青州为主。
现在蔡立进京成为大司农,去冀州见贾琮,只能是谢方了。
曹操去年就已经离开济南国,被刘宏征召回洛阳,任骁骑校尉。
去见贾琮,光用嘴说肯定无效。
但可以邀请贾琮来青州一游啊?这次有了圣上旨意,青州军入冀州变得堂堂正正,以兵威慑之,再有谢方亲临说项,并邀请贾琮来青州观摩……冀州富裕了,在朝堂之上,就是贾琮的泼天之功。
但也要防备贾琮迂腐,顽固不化,坚持不与青州联合。
那也好办,蔡成还给他准备了暗的一手:潜移默化,在冀州推行“新农体系”
。
如果贾琮懂事,那他就继续做他的冀州刺史;他若不懂事,蔡成就会架空冀州所有州郡县三级官府。
冀州大平原,也就是后世的华北大平原,如果开发得好,每年能多种出多少粮食?何况,冀州还有渤海湾、开滦煤矿、胜利油田……最重要的是,冀州很适合种植油菜和棉花。
在青州三年多,蔡成也没能培养出优良的油菜种子,平时做菜,都不敢多放油。
后世的华北大平原,可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年节前,从交州返回了沧海商队,已经为蔡成带回了棉花种子。
蔡成也是从史料记载上得知,早在西汉,棉花就已经传入交州之地,只是交州人并不知棉花的作用,只当成观赏花。
没想到,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还真被找到了。
商队严格执行了蔡成的“进入交州,不找刺史朱符,只找士燮”
的要求,结果不仅和交趾太守士燮取得了联系,士燮还真帮他们找到了棉花种子,并和青州达成默契,交趾全面对青州商队开放。
为此,按蔡成的吩咐,商队把带来的雪花盐,都给了士燮。
而且还告诉士燮,日后青州还会与士燮有更多的交易,所有交易都不会让士燮吃亏。
士燮也懂事。
他知道盐是朝廷专营,如果被刺史朱符知道,上表朝廷,这条财路必然会被朝廷截断。
所以,他根本不用商队叮嘱,就表示自己一定会保守这个秘密。
有了棉花,纺织棉布、制作棉衣棉甲,北方百姓从此再无冻毙之忧。
棉花对于蔡成掌控北方诸州,融合草原民族,有着极大的助力。
棉花还是制作高级炸药的基本的原料。
有了棉花,蔡成就有了制作烈性炸药的基础。
火器,一直是蔡成的执念。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