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1章 分歧(第1页)

坐在武臣群里头末尾的谢鳞对于顾岑的出场并没有什么格外的关注,这场辩论到俞鹤伦提出辩公私而定是非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那对老夫妇的儿子是蠢、还是被设计已经无关紧要,众人的目光已经被吸引到公私的定论上。

而勋贵们、或者准确一点,春秋社的人提出这样一场辩论的目的,不在于搅浑这潭水,而在于谢鳞眼光所及的五个人,他们其中一个人的反映是最重要的。

而殿中央的俞鹤伦看到顾岑出场,知道漕运系的责任已经推脱掉了,下面该进行第二场对于春秋社中某个人更重要的表演了。

俞鹤伦虽然没有了心理负担,但精神却更为紧张,他身后坐着所有的勋贵武臣,就像韩恪方才的反应一样,当他的话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时候,即使身居高位,说的话也是被精心设计过的。

他之所以愿意充当马前卒在于一个承诺,这场辩论的真正目的同样与他息息相关。

他们要搞清楚:谁是可以合作的朋友、谁是天然的敌人。

他脑海中翻过如此多思绪,面上却是按计划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之所以讲公私,是因为我们在朝的人都是公私难分之人。

你们说海运开通利国利民,是天下之大公,可海运开通所存在的害却是清晰可见,漕船闲置、南北河运量减少,冲击船价、冲击运价。

我们漕运勋贵、官吏世代从事河运,几代家业积累,手上握有的河船数量不知多少,恐有上千艘,不抛掉,就是放任自己亏掉数万两银子,败尽家业,我等如何去见泉下列祖列宗?顾岑!”

“阁老,卑职在。”

顾岑听俞鹤伦点到他,恭敬应答。

“我问你,趋利避害是不是人生而有之之欲?”

顾岑听到俞鹤伦的问,早有预料,心里略作犹豫后遵从家学本心,朗声答道:“昔年亭林先生有言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

趋利避害如草木向阳,本是乾坤生养万物的枢机——江南蚕妇缫丝求利,养得半城织机轰鸣;晋商避塞外刀兵之害,反开出万里茶路。

私欲若能用礼义作堤坝,引向沟渠,便是合私成公的活水。

怕只怕有人假天理灭人欲,自己却把漕粮往别院地窖里搬。”

此话一出,顾岑背后多人点头称赞,李轲也露出赞许的表情。

俞鹤伦对于顾岑比喻里的明讽没有介意,而是继续往下讲:“你说的很好,你说私欲要拘于礼义之内,趋利避害也要有度,那我问你,我们抛船是否违度?”

顾岑犹豫再三亦未敢作答。

“那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

俞鹤伦指尖重重叩在鎏金凭几上,声如裂帛,眼光扫过所有文官,最后回到韩恪的身上,韩恪也感受到了,变得紧张起来,“船是船商的资产,如果你们不确定抛船的行为是否过度、逾越礼义。

那土地呢?当今天下,田地是一等一的财富之源,王船山《噩梦》有言地非王者所得私,天地之间有民而地宜养民。

太祖定江南,均分土地于官民军士,到天佑帝平定天下,江南百姓尚有薄田,可根据嘉祥三十五年的土地清查结果,江南三府七成膏腴尽归官绅义田,洞庭粮商借常平仓之名行围积之实!

这究竟是藏地于民还是藏地于官?还有,如果抛船的行为不能被确定,那囤积土地的行为怎么确定是否符合礼义?韩恪!

你能给我解答一下吗?”

殿角铜漏忽地卡住滴水,满朝朱紫俱被这番船山绝学镇住。

韩恪衣袖已被冷汗浸透,他突然意识到,今日辩的不只是出售船只,而是在动摇天下田制的根基。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