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堂之中。
身体有些肥胖的朱高炽正一脸愁容地来回踱步。
此刻大堂内几个老臣正在看手中的奏折,看完之后一个个脸色苍白。
“这……敢问殿下,这封奏折是何人所写?”
“方子言,就是今日辱骂了陛下那人,据说是方孝孺的孙侄。”
刚才方子言的奏折由狱卒呈上去之后,就到了朱高炽的手中,虽然老爹没有登基,他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太子,但其实朱棣造反前很多事就已经交到他手中了。
大堂内几人犹豫了一下,其中一人开口道:“殿下,如今圣意不明,且不说是否要削藩,就凭这奏折内的大不敬之词就足以杀了此人。”
“对,殿下,而且先前陛下已打算诛了方孝孺的十族,若是陛下没有改变想法,那这样做无异于火上浇油。”
“两位大人言之有理,依老臣之见,也万万不可将此奏折呈上去,陛下若是以为殿下在揣测圣意恐为不妥。”
几人说完之后,朱高炽也叹了口气。
他们说的这些,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他不是傻子,相反的他这些年帮朱棣处理政务,政治嗅觉反而非常敏感,他早就猜到了朱棣之后绝对会削藩。
而且他的猜测和方子言奏折之中所说的几乎相差无几,不说其他的,就单凭此就已经说明此人绝对有治国之才。
不过最让他震惊的是方子言在奏折里所写的削藩带来的种种恶果,这些是他都从来没有考虑到的。
可以说方子言这道奏折绝对有很大的价值,在他看来觉得值得朱棣亲阅,可此人却继承了方孝孺的臭脾气,言语之间简直是大不敬。
现在朱高炽就怕自己把奏折呈上去之后,朱棣一怒之下直接杀了这个人才,所以他才召集了诸大臣协议。
不过正在他犹豫之际,人群中却突然出现了一道声音。
“依微臣之见,殿下应该将奏折呈上去,却不能直接呈上去。”
听到此话,朱高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这个人朱高炽是认识的,是建文在位时的翰林院的编修,杨士奇。
“说下去。”
杨士奇这才继续道:“依微臣之见,此人虽是方孝孺孙侄,却不是死板的儒生,而是治国之能臣有大胸襟,只是太心高气傲了。”
“这封奏折所写的不是为了他个人,也不是为了万家十族,反而是为了大明的气运。”
“依微臣所见,哪怕陛下不打算削藩,看了这封奏折之后也一定会有所得,所以这道奏折必须呈上去。”
“不过如今陛下正在犹豫如何处置方孝孺及其他朝中忤逆者,这封奏折言辞激励,又不能触怒陛下。”
“殿下若是愿意,则可以将奏折中的内容口述给陛下,其中言语激烈之处自然就不需要复述了。”
“陛下圣明,自然能够明白这道奏折的意义,不过只怕陛下追问起来会怪罪殿下。”
其实朱高炽大可没有必要这么做,就算朱棣真的欣赏方子言,对他也没什么好处。
可如果朱棣怪罪下来,那朱高炽是肯定要受到牵连的。
杨士奇说这个办法,其实也是为了看看朱高炽到底会如何选择。
他是会先保全自己,还是为了大明国运考虑,他才知道朱高炽值不值得自己效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