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看着刘君邛在这里傻笑。
马厩管事心想:“这二爷难道又犯愣了?居然看到这些喂马的杂稼就这么高兴。”
刘君邛回过神来,问马厩管事:“有没有脱了壳的麦子。”
马厩管事一脸疑问:“脱了壳的?这玩意儿要脱壳的吗?这杂稼也就灾年我们吃吃,实在是卡喉咙。”
刘君邛嘴巴一抽,好家伙,感情你们吃麦子是直接连壳带糠一起吃啊,也不怕把你们的食道给割了。
刘君邛回想了下自己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一些图文文献得知:中国古代最早的磨和碾,相传是鲁班发明的,而专门用来脱壳的石碾,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估摸到唐初也就百年左右。
也就是石碾的出现和完善,才让麦子和水稻这种谷物粮食得到普及,不过现在麦子还被这些人称之为杂稼,那就说明,石碾还没有普及嘛。
哎,看来要吃口面食,还得把石磨,石碾,风车这些远古的农具给弄出来才行啊。
刘君邛问马厩管事:“我们府上有石匠没?”
马厩管事连忙点头:“有!
我们府上的匠人都有,石匠,铁匠,泥瓦匠,木匠,捏匠全都有。”
刘君邛一听大喜,哈哈,这是要发财的节奏啊,特么的,穿越到国公府就是爽,这些技术性人才都配齐了呢。
刘君邛这时候脑袋里面出现了几百个剥削,哦不,实现这些匠人价值的方法了。
不过先把石匠和木匠找来吧,先解决吃包子馒头的事情再说。
刘君邛提着一大袋十来斤麦子回到自己小院,只见刘弘基,姜氏,刘小娥已经在小院里面边玩耍边等着刘君邛回来做菜了。
大家见到刘君邛,刘小娥一个飞扑,就挂到刘君邛的身上,像个八爪鱼似得。
刘小娥:“二哥,今天我们吃什么好吃的呀?”
刘君邛问刘弘基:“阿耶,您听说过馒头这种吃食没?”
刘弘基想了下,摇头:“没听说过。”
刘君邛疑惑:“咦?馒头不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吗?”
刘弘基:“诸葛亮?不知道?这个蜀汉丞相这么闲的吗?还自己做食物?”
刘君邛:“不是,就是诸葛亮平定南蛮的时候,渡过泸水,用一种面食制作成头的样子,丢到河里祭祀河神,确保大军顺利的渡过泸水的呀。”
刘弘基恍然大悟:“哦?那就说得通了,一般祭河神,都是用牲畜的头,估计是诸葛亮那时候军中没有牲畜了吧。
不过,老二,你问这个做什么?”
刘君邛笑着说:“嘿嘿,今晚我就来做这个馒头给你们尝尝。”
一提到吃,挂在刘君邛身上的刘小娥忍不住的吞了吞口水,连忙问:“那馒头好吃吗?”
刘君邛笑着说:“当然好吃呀,比胡饼什么的好吃十倍哟。”
刘小娥高兴的摇晃着刘君邛的肩膀,大喊:“喔要七,喔要七。”
刘君邛走到厨房,将袋子里的麦子倒在簸箕上,然后用火把麦子烤干。
刘弘基一看,连忙问:“我说老二,你该不会要用这个杂稼货来做你说的那个馒头吧。”
刘君邛:“是呀,阿耶,等我把馒头做出来,你就不会说这麦子是杂稼货了,绝对是你以后每天必吃的粮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时间过了半小时,刘君邛捏捏烤着的麦子,水已经被烤干了,而且壳也很硬了。
于是把簸箕端到屋外。
刘君邛问丫鬟木兰:“院里有石臼没?”
木兰:“有的,”
刘君邛:“有就好,我们一起把这些麦子的壳给舂了吧。”
刘弘基不耐烦:“怎么这么麻烦?现在太阳快下山了,什么时候才能吃到你说的馒头啊。”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