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4章 无知的廷议(第3页)

之处的昇龙城,便是“中夏”

,而与周边各地的“四夷”

相对。

当然,他们也不敢把北面的大宋称为北夷,但会称为北朝,而自称为南朝相对。

所以,身为礼部尚书的黎伯玉自然清楚自己发言的政治正确方向:

“我朝与北朝接壤之境,多是所居蛮部主动向我投奔,此乃受陛下仁政之感召。

我朝太宗有诏曰:‘是四海兆姓之民,均如赤子,致异域怀仁而欵附,殊方慕义以来宾。

’正是此理也。

而宋主不思修仁政以聚人心,反欲加罪于吾身,何其糊涂!

臣愿为陛下出使,问罪于这北朝所谓东南海事院,斥其不宣而战,残害我大越军民,并当面指出其无道无理及无耻之行,责令其必须退兵、赔偿、罪责,缺一不可!”

李乾明见黎伯玉并未直接支持他所提的出兵之道,反而却是要求亲做代表去谈判,心里便极为不爽,立即出言讥讽:“黎尚书所言甚高,当可做得了我大越的武信君,一张雄辩之口,便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令那北朝乖乖地退兵还地啊!”

李乾明说的武信君,是指战国时期在秦国两度为相的纵横家张仪,的确是一个能以口舌之利,便为秦国拿下千里之地的外交家。

但此时说来,却是在嘲讽黎伯玉夸夸其谈。

因为大家都明白,在如今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谈判说服得了宋将。

兵部尚书何于,是李乾德所信任的亲信,从武捷军指挥使开始,一步步地做到了少尉、以及知殿前诸军事。

在一年前,又找了个机会,在给李常杰加封了新的虚衔,拿去了他的几个实职,其中就让何于来接替了兵部尚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于本人还是相对稳重并较有见地,他缓缓地开口道:“论国与国相处之间,自是外交谈判当为正道。

但是军事实力却是谈判的资本。

以臣之见,黎尚书遣使谈判的前提条件,乃是崇贤候所言必须先行遣兵给予入侵宋兵以真正的教训,如此这般,才能在谈判中有所斩获。”

李乾明却是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道:“何尚书这句话说好一个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这谈判有必要,打仗也需要打。

只是,不知何尚书对于迎战宋贼有何高见?”

“高见说不上,但是此战我大越必胜!”

何于却是对李乾德拱手说道,“据臣所知,这宋国的东南海事院乃是最近新设之衙门,究其主责,主要还是沿昔日王安石之邪计,以钻营海贸,资扩国库。

因其获益所多,也多圈养水师,故其偶尔偷袭得手,却也不敢沿江直入我大越腹地,只敢据营而守、遣文恐吓而已。

况且我中夏山林之气候,多为宋兵不习,如再以精兵阻击,宋贼必退,那时再谈判,便可趁势将邕钦二州之诸多地界正式收诸我朝,岂不快哉?”

“李太尉乃我大越之名将泰斗,对于崇贤侯与何尚书之观点有何见解?”

虽然对于李常杰的名气与影响十分忌惮,但是一旦涉及这种作战的大事,李乾德还是希望能够听到这位老太尉的真知灼见。

“兵将莫轻言战事,若言必知彼。

何尚书所言这东南海事院的军队,确实都为水师,也都为这一年多来新建。

但是这东南海事院的主官,却非常人,而是前两年在西北的宋夏战争中屡战屡胜的年轻名将秦刚!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