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新任知军(第4页)

军学就在高邮城中军衙的东边,中间隔着的是东园。

东园是元佑重新置高邮军后的首任知军毛渐所建。

秦刚恭恭敬敬地向门房老头行礼,说是来拜见林教授的,老头睁了睁像是半睡着的眼睛,便挥手向里面指了个方向,让其自己进去了。

此时高邮没有县学,在军学读书的学生,都必须是通过了之前的军取解试,也就是老百姓之间俗称的贡士。

如果秦刚今年秋天考试顺利的话,也就能有资格到这里学习了。

一路上,秦刚并没有东张西望,而是低头快步按门房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一排教舍前停住了脚,正想看看再找个人问一下林教授在哪里,不想迎面就遇到了。

林武功一眼就认出了秦刚,立刻笑道:“秦家小子,终于想起到我这里来啦!”

秦刚赶紧行礼道:“学生见过林教授,最近学写了几篇文章,夫子让我拿来给教授指点。”

“过来吧!”

林武功便带着秦刚走进了前面一间空着的教室。

看过秦刚带来了几篇文章,林教授还提起桌上的笔,一边在上面作些圈点,一边随口问道:

“你们夫子教你们学写策论多久了?”

“回过教授,学生从正式成章起算,大约三月有余。”

林教授吃了一惊,放下笔再细细回看了几段,再看看秦刚说:“三个多月就能写成这样?中间可曾读学过谁的文章。”

秦刚回道:“不敢瞒教授,学生受武宁秦家庄所惠,获赠过秦宣德以及秦端明两位的读书笔记,也读过他们的不少文章。

学写策论时,的确是多受两位的影响。”

“难怪你小小年纪,学文也不久,文笔却多有唐文色彩,用语也颇为老道,只是,”

林武功微微点头后,继续说道:“策论的文风固然重要,但还是要能回归齐家治国之根本。

你的基础非常不错,只是眼下今年秋闱临近,你须抓紧时间,多作些练习方可。”

“教授金玉之言,学生自当遵守。”

“这样,我再给你出些题目,你拿去做好了文章后,直接拿过来,我再帮你好好地改改。”

林武功直接跳过了马伦,对于秦刚的爱护之心已经呼之欲出。

秦刚自然晓得这将意味着什么。

秋闱考试是由军衙主持,从出题到批改、再到录取,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首先是知军,再下来就该看军学教授了。

林教授将圈改过的文章以及另行书写的几个题目一并给了秦刚,突然有所想起来刚听说的一个消息,便道:

“叶知军过几天就要离任了,之前一直没有定下来的新任知军,最近也有了确切的消息。

据说是由现在的礼部尚书苏大学士举荐的毛滂毛泽民。

对了,他在京城,可是你刚才提到的秦宣德的至交好友。

你既然有着秦家庄的颇多关系,若其到任后,我不妨可以带你去拜访一下,毛知军要是对你有了印象,秋闱时将大有益处啊。”

秦刚听了再次拜谢林教授。

“对了,这位毛知军可是诗词大家,秦家小子你可不能就止于上次的半阙好词而不思进步啊。”

注:毛滂,字泽民,于元佑年间曾为杭州法曹,受知府苏轼赏识。

元符元年(1098)任武康知县。

但据清代的《高邮州志》卷之七的秩官表中有毛滂任高邮知军记录。

从时间来看,1094年哲宗亲政,苏轼就受贬,其关联之人也会受到牵连,毛滂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按他到了1098年才混得知县一职来看,唯有1093年这一年,可借助于苏轼入朝做礼部尚书之力来高邮军任职。

有人质疑毛滂之前不过与秦观同任太常博士,只有正八品,如何能做得知军。

但是宋朝的知军算是差遣,不是本官,特殊情况下,一则可以任前提拔一两级,二则也可以以低官阶权发遣而任高差遣。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