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官秦刚,才疏志浅,愧蒙太皇太后恩典,腆居上位。
如今不得圣恩,有恐辱及圣听,愿自行辞去官位,恢复白身,做个闲云野鹤的士人罢了。”
秦刚的这一手,便是民间所说的“先下手为强”
!
你先别说什么看不上我,但我也不会听你的什么斥责,既然大家两相厌看,那老子干脆不干了,辞官了,行不行?
因为之前秦刚研究这大宋的官场,就发现一个关键,朝廷之所以对百官士子有着足够的控制力,就是因为当时所有的读书人无论怎么样,其根本的目的都是想做官。
就算那些被贬去蛮荒之地的官员,他们之所以不肯反抗,就是因为即使是贬官,还能保持有一定的官品与官职。
而且,被贬的经历往往都是暂时的,一旦有了新的机会与变化,贬官非常有可能会有机会获得起复。
所以这些官员才会一忍再忍,任由朝廷与皇帝搓圆捏扁。
有点像日常生活中那些缺乏自我,唯丈夫是天的女人,恰恰是她们不敢独立自主、不敢提出离婚,才会在家庭生活中任由另一方随意欺负。
但要是自身足够强硬,不愿去做甚个鸟官呢?
譬如当年的王安石,神宗皇帝只是因为听了另一个大臣的话,没有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王相公立即耍起了脾气声称病了不来上朝,神宗皇帝派了内侍往他家里跑了几十趟也不行,最后还是神宗低了头,不仅贬了那个大臣的官,还给了王安石拟旨的特权,这王相公的病也就在一瞬间就好了。
王安石做官做的硬气,就在于他随时可以准备辞官不干。
刘惟简正准备斟酌话语,履行受太皇太后交待的斥责一事时,却怎么也没料到,眼前小小的芝麻官秦刚,翻手就来了这一么一招“当面辞官”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你要辞官就走正常的辞官流程好了,我这头正准备代表太皇太后斥责你呢,你跟我辞什么官啊?这明显不合规矩啊!
坏了!
刘惟简心里想到这规矩时,也突然想到自己的问题:他这次只是拿着高太后的旨意来高邮也是不太合规矩啊!
在宫中,他即便是地位再高,但也只是皇家内部的人员,虽然是只是秉承着太皇太后的旨意来高邮调查事情,地方官员给太后面子,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敢对皇家不敬,这安安稳稳地了解了相关的具体情况,再回去禀告于高太后,这件事也算是没啥大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会拦他,也不会说什么。
但这内侍毕竟只是内侍,任何的地方与权利终究是不被朝中大臣所认可的。
所以他本来出发来高邮之行的关键要点就是:不去改变任何实际的现状。
现在问题却大了——朝廷敕封的从八品文官、右宣义郎秦刚居然提出辞官了。
更要命的是,人家辞官,并非是在当地县衙向知县辞,也没有在当地军衙向知军辞,而是在他的面前提出的辞,这样的消息一旦传了出去,外人正常的联想,岂不就是官员遭受到了宦官的巨大羞辱么?这不就是要把他刘副总管往天下读书人的对应面推么?
不行!
秦刚绝对不能辞官!
至少绝对不能在自己面前辞!
刘惟简心念闪动,脸上神色未变,口气却然陡转:“秦宣义可是有什么误解?这雷霆雨露,俱是圣恩。
这辞官一说,当不得什么儿戏,切不可辜负了太皇太后老人家的一片苦心。”
秦刚心里暗自好笑,心想:我要留着这官,就得听你斥责。
我若辞了这官,你又能以何等理由来找我呢?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家吃饭了。
秦刚也不言语,径直迈步上前,直接将手里官碟一把塞入其身边的小黄门手中,再退后,此时再重新行了一个平民见官时的大礼,以示恢复百姓白身。
然后,便不顾厅内几人之愕然,飘然离去。
“哎,这个!
这个!”
原本有点嚣张的小黄门,手里拿着秦刚的官碟急急地叫唤,等到反应过来,却发现对方连人影都不见了,这才知道接了一件烫手的东西。
“没用的狗东西!”
刘惟简也是猝不及防,只能怒斥小黄门,“这也是你敢接的东西?”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