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看到沙滩上同伴的遭遇,剩下的俘虏明显老实了许多,终于开始认认真真干活了。
靠着抓来的俘虏,以及岭南过来的百姓,琼州岛的建设明显加快了速度。
刘梦龙将琼州岛的建设情况写成奏疏,给济州府送来,请皇帝过目。
……
皇帝王小飞看着刘梦龙写的奏章,不由得暗暗奇怪,在他的理解中,泰国和柬埔寨那边不应该信奉佛教吗,怎么会出现婆罗门教呢?
其实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古印度是并存的,所以也一起传播到了中南半岛南部地域。
刘梦龙的大军只是在外围搜捕了一通,如果他们继续深入的话,就会碰到辉煌壮丽的佛教寺庙,以及信仰佛教的信徒。
不过皇帝现在关注的重点地域不在南部,而是中原王朝的肘腋之患——西夏帝国。
西北地带,对于西夏国的灭国之战,已经进入最后两年的倒计时阶段。
皇帝下达敕令,由中央国防部牵头,从全国范围内,征发三十万新军。
之所以要征发新军,是因为原来的五十万陆军,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了。
经过前面几年的积累,大梁帝国的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强,百姓的日子也好了起来,北宋末年的动乱,彻底成为过去。
八十万的陆军,在扫平西北边患之后,便要分成两个重兵集团,一个放在北方,监视金国等北部势力,另一个则要放在南方,配合刘梦龙的海军,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将暹罗、安南彻底拿下。
如此一来,帝国在南方的环形后院,就构筑成功了,整个南海将成为大梁帝国的内海。
而吕宋、婆罗洲、暹罗、安南这些地方提供的物产、粮食,甚至是人口,都可以为帝国接下来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能。
以这些地区为跳板,海军还可以向着更遥远的海域进发。
想要在南方继续拓土,北边的陆军必须得腾出手脚。
说实话,对于攻灭西夏,皇帝王小飞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但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最佳时机并未到来,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皇帝必须按捺住心中的躁动,徐徐图之。
除了军事行动之外,王小飞还要处置其他的棘手事件。
年后,由辛赞牵头,吴用、闻焕章、柳正、萧让、裴宣、李清照、赵明诚等重要官员联署的《重开科举倡议书》,递送到了皇帝案前。
北宋末年的动乱,令科举制度名存实亡。
好不容易全国统一了,大梁帝国却没有举行科举的打算。
究其原因,当前的政府运转还算顺畅,似乎不怎么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
当然了,长此以往,肯定会有官员断层的出现,这也是吴用等人呈递倡议书的原因。
皇帝王小飞仔细想了想,觉得重开科举倒也不是不行,但也要和国家现有的官制结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单单考核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等老掉牙的科目,必须要增加一些经世济民的内容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了办好这件事,皇帝将中书、门下、国防部、商务部、农业部、医务署、科学苑、外交部等部门的几乎所有重要官员,全部召集到了上书房,共同商议此事。
“处置政务、管理地方,难度非常大,那些仅仅懂得经史子集的进士和秀才老爷,对于实际政务的处置,其实是不懂的。
再加上农事、兵事、水利、城建等诸多事宜,都需要选拔专业的人才。
仅仅依靠以往的科举制度,无法将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选拔上来。
诸位,重开科举是一件大事,也是本朝今后长治久安必须要进行改革的事项,必须要办好。
朕提议,在考核经史子集等科目的同时,必须加入一项新的科目,由京城各部联合出题,将农事、兵事、水利、城建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案例包涵进来。
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各位重臣面面相觑,皇帝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陛下,不知这个新科目的比重是多少?”
辛赞第一个提出疑问。
“至少一半。
朕刚才说的少了,再加上一门算术。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