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奏折发往京城洛阳的时候,已经是中平三年三月(186年)。
此时天色渐暖,万物复苏,刘备率领凯旋归来的辽东远征军回到襄平城中休整,耐心等待朝廷回复。
在世人的印象里,距洛阳四千里之外的辽东是偏远之地,鞭长莫及。
但实际上不然。
“辽东偏远”
仅仅是指陆路。
从辽东往返洛阳,走陆路来回需百余日;但若是走水路,从营口乘船穿越渤海,顺黄河逆流而上,则直线距离仅有一千多里,来回只需二十五天,去时逆流而上,需二十四日;回时顺流而下,只需一日。
这就是走水路和走旱路的区别了。
旱路干涩难行,水路又润又快。
而且,走水路优势不单单是快,还不需经过任何势力的地盘,不需经过关卡,不必担心山匪路霸塞道。
想着这些,刘备转而思索起此次的收获。
此次远征不但将高句丽国土纳入了辽东版图,还白得亿万财产和三万精锐士卒。
得此横财,辽东郡的基本盘愈发厚实,势力更加强盛。
这本是好事,但刘备开心之余,脸上忽起忧色。
随着他统治的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对口人才也越来越多,但麾下却没有多少可用之才。
目前辽东四郡一应官职,还有许多空缺。
按理说,他已贵为辽东太守,声名显赫,应该有很多大才来投奔才对。
可真实的情况是,没有!
一个主动前来投奔的名士大才都没有!
即使是那些无家可归,避难辽东的士子大才,也需亲自上门去请好几趟,人家才会不情不愿的答应为之效力。
这一点,一直让刘备疑惑不解。
因此一回到襄平城,他就把李风带到议事厅,神色焦虑的望向后者,“四弟,为何没有大才主动来投辽东呢?”
“为兄自认为这个辽东太守做得还算礼贤下士,温良敦厚,为何他们一个都不来投奔我呢?”
“大哥莫急,这个问题我略懂一二,你让我想想…”
突然听到这句话,李风也是一愣。
对啊,大哥都两年没卖草鞋了,怎么天下大才还是看不上他呢?
虽说大汉现阶段不同阶层的群体泾渭分明,互不往来,但刘备现在已是太守,打破了阶级壁垒,不至于还被士人看不起吧?
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李风捏着下巴开启头脑风暴,从记忆里搜寻起来。
历史上,曹丕在《典论》中,曾将汉末诸多军阀分为四类;即名豪、大侠、富室、强族。
此四类军阀的倚仗,各不相同。
诸如袁绍、刘表、刘璋等人,主要以“名豪”
、“强族”
为依托。
与此相对,孙策、刘焉、公孙度等人,对“流寓人士”
有着特别的偏爱,而对“名豪”
、“强族”
则有着天然的憎恶,他们甚至“诛戮名豪强族,威行邻国”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