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5章艰难的乾祐二年
大汉的乾祐二年,可以用先顺后难来形容,开局一个春季,风平浪静。
四境安稳,风调雨顺,刘承祐十分重视的春耕井然进行,朝局进一步迈入安定的局面。
后宫先后有孕,天子又纳新人,皇室开枝散叶。
粮税顺利进京,诸侯上表臣服,《刑统》重编刊定
真的是开了个好头,然而入夏之后,坏消息接踵而至。
四月,河北大震,波及十数州;五月,蝗灾欲来,覆大河南北。
相较于地震,刘承祐以及朝廷,对蝗灾更加重视,毕竟在夏收的关键时刻,若是大意,大汉的“苦民”
们劳作之功化为虚有不说,又要闹饥荒了,又要生乱了。
涉及到粮食的问题,由不得大汉君臣不担心。
自大汉立国以来,便一直深受匮粮之苦。
虽则,刘承祐降下严令,敦促天下道州府县,御备蝗灾。
然以时下大汉官僚将吏的执行能力,根本避免不了出问题。
并且,此次蝗灾之严重,波及之广,远刘承祐与大汉君臣预估。
步入六月之后,河北、中原诸州,相继奏蝗。
滑、濮、澶、曹、兗、郓、淄、青、齐、宿、怀、相、卫、博、陈等州,中原、河北精华之地,几乎处处闹蝗,官民苦之。
更让刘承祐措手不及的是,开封府治下十数县,同样没能幸免,且十分严重。
蝗虫铺天盖地,广闻其声,甚至有虫,飞过皇城汴宫。
在这大灾之下,刘承祐与汉廷诸公反应也算快了,及拟诏令,颁天下,令各地官民捕蝗。
甚至于,罢停河工,东京禁军,以做捕蝗事。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担心夏粮减产的问题了,而是及时止损,能减少一颗麦的损失,也是好的。
又设“捕蝗使”
分赴各地,督令捕蝗抗灾,同时从东京遣出御史、郎官,监察各地捕蝗情况,但有不积极作为,抑或治蝗不力者,悉数上报,由中书处置。
有地方将吏,面对蝗祸,只求顺应天意,告祭所在山林川泽之神,如此也即罢了,还严禁治下百姓灭蝗,以致境内耕作之人,损失惨重。
对于这类将吏,毫无意外的,不只是罢官免职的处置,皆槛车而至东京,下狱判刑,从严处理。
即便《大汉刑统》已然温和了许多,废除了诸多虐刑苛法,但汉法之森严,在此事方面,仍旧体现得淋漓尽致。
悲中求喜的是,刘承祐现,大汉中央对地方,已恢复了一些最基本的行政控制。
当然,在灭蝗救粮一事上,中央与地方,有种共同的认识与诉求,毕竟,没有人愿意饿肚子。
事实上,有去岁河北灭蝗的经验在,此次朝廷乃至地方,初期并未太过忙乱,只是此次,闹得太大太严重了,有些让大汉君臣,措手不及。
不出意外的,夏粮减产,并且春苗也受到了不小的破坏,也就导致可预期的,秋粮难以丰收了。
所幸,刘承祐君臣,在此次在大规模的蝗灾中,态度坚定,行动坚决,挽回了不少损失。
刘承祐还亲自下乡视察,勉励官民,安抚人心,刷了一波威望。
仅半个月,京畿以及受朝廷威严辐射较重的中原诸州,蝗灾便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各地节度、防御、团练、刺史,陆续上报,捕蝗成果。
比如刘承祐的老丈人,邺都高行周、兖州符彦卿、郓州折从阮,三家共捕蝗近十万斛。
加上其余各州的捕蝗数据,粗略一算,竟的五十余万斛。
闻之,刘承祐还自嘲一般地说,上天赐朕粮五十万斛,当亲赴道宫祭奠告谢。
还说做便做,这大概是刘承祐为数不多的“迷信”
行为了。
当然,这也算是苦中作乐,毕竟,蝗虫又岂是那么好吃的,且如此多的虫子,对庄稼的毁坏程度,可想而知。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