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工坊占地二十亩,分为铸字区、排版区、印刷区和装订区四大部分。
朱允熥亲自设计了工坊的布局和生产流程,力求高效合理。
最难的部分是金属活字的制作。
传统的木质活字虽然便宜,但耐用性差,使用几次就要更换。
金属活字虽然成本高,但能使用上千次,长期来看反而更经济。
朱允熥找来了京城最好的铸造工匠,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制作标准化的金属活字。
“看好了,这个字模必须精确,不能有丝毫误差。”
朱允熥指导着工匠们,“每个字的大小、高度都要统一,这样排版时才能整齐划一。”
工匠们一开始很不适应这种严格的标准,但在朱允熥的坚持下,逐渐掌握了技巧。
三个月后,第一批金属活字终于铸造完成。
这批活字包含了常用的三千个汉字,每个字铸造了一百个,足够印刷大量书籍了。
接下来是印刷机的改良。
传统的印刷使用人工刷墨、压纸,效率低下。
朱允熥设计了一种半自动印刷机,通过连杆和齿轮传动,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印刷速度。
这种印刷机的设计图纸,也是系统奖励的一部分。
朱允熥只需要根据当时的技术条件做一些适当调整,就能制造出来。
油墨的改良也是关键。
传统油墨干得慢,容易晕染。
朱允熥使用一种特殊配方,使油墨既不会堵塞活字,又能快速干燥,不影响双面印刷。
所有这些技术突破,在当时看来简直是革命性的。
工匠们都惊叹于朱允熥的创新能力,称他为“印刷奇才”
。
六个月后,全套印刷设备终于调试完成,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了。
第一本印刷的书籍,自然是《瘟疫防治指南》。
开印那天,朱元璋亲自来到印刷工坊视察。
“这就是你发明的新印刷术?”
朱元璋好奇地打量着那台半自动印刷机,“看起来挺复杂的。”
朱允熥解释道:“表面看着复杂,实际使用却很简单。
这台机器一天能印五百页,是传统方法的十倍!”
朱元璋惊叹不已:“十倍?这么快?”
“是的。
而且印出来的书籍质量更好,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
非常好!
这可比打败蒙古人还要重要!
文化传播加速了,我大明的文明程度也会提高!”
在朱元璋的见证下,第一批《瘟疫防治指南》正式印刷出版。
短短一个月,就印刷了一万册,分发到全国各地的府县衙门和医馆。
这本书的广泛传播,使得民间对瘟疫的认识大大提高。
除了医书外,他还组织人编写了《农桑易览》、《家用百科》等实用类书籍,内容包括农业技术、家居知识、简单工艺等,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实用的知识。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