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另一路,可沿西汉水北上,攻打下辩,再拿下下辩后,继续北上进攻上邽,截断渭水,阻碍曹军粮秣运输,以及阻断长安与凉州的联系。
同时,可让孔明先生遣一偏师从秭归进兵,夺取房陵、上庸、安康等地,虽然这里地势险要,不便于大军展开。
但只要能拿下此地,向东可威胁荆州的襄樊之地,向西可进军汉中腹地西乡,此处地势虽险要,但仍不失为一战略要地”
从阴平北上进攻,是魏延从灭蜀之战中,邓艾领三万兵马从狄道南下,攻打姜维的屯田之地沓中而得来的。
敌可往,我亦可往!
再加上凉州刚平,还有叛乱尚未平息,只需一上将杀入凉州,再裹挟当地叛军,劫掠关中,袭扰曹军后方,届时他倒要看看,曹操该如何应对。
而进攻下辩,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两路目标各不相同,一个是煽动羌民叛乱为主,一个是截断渭水为主。
至于上庸嘛,那地方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也挺重要的。
不重要,是因为它的地势太过险要,粮秣转运损耗极高,折损率往往能达到七成左右,而上庸的土地又贫瘠,不适合耕种。
这些因素就决定了,上庸不适合作为战役发起点,只能作为偏师来策应正面战场,例如诸葛亮北伐期间,就从未在上庸发起过,这也能佐证魏延的判断。
说它重要,是上庸它能直接威胁到襄樊之地,不管刘备会不会从这里发起进攻,曹仁都必须分出精力来防守,能有效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作为襄樊之战失败的后手,一旦正面战场有变,可从此地出兵攻襄樊,曹仁必定回师,正面之围自解。
然而,上庸这个破地方,竟出了两个奇葩,刘封与孟达,他们以防备本土豪强申耽、申仪为由,多次拒绝出兵攻打襄樊,策应关羽正面作战。
这还不算完,在糜芳、傅士仁相继反叛,江陵、公安先后陷落的情况下,刘封仍旧不出兵,坐视关羽兵败,最后被江东所害,令人扼腕不已。
天下人都知道,刘、关、张三人情同手足,在上庸和关羽之间选择,刘备一定会选择关羽,犹豫一秒都是一种亵渎,但刘封好像不知道一般。
连孟达都知道,因救关羽而丢了上庸,最多挨一顿斥责,而后说不定能平步青云,但折了关羽而救下上庸,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是为什么,孟达会直接叛变投曹。
至于另一个说法,说是孟达有投曹之意,听调不听宣,刘封缺兵少将才没有救援关羽,不是他本人的意愿。
无稽之谈!
刘封乃钦定的副军将军,节制上庸一带的兵事,只要刘封想出兵救援,很容易就能拉起近万人马。
在魏延看来,刘封那些看似无懈可击的借口,不过是为了掩盖心中的欲望罢了,权利,真是一种毒药啊。
“文长此策甚是巧妙,如此一来我等可先发制人,而不必拘泥于汉中。
既然文长提出此策,那对于进攻的人选,恐怕早有腹稿了吧,速速与我等道来”
刘备是真没想这里,之前都在想如何取汉中,却忘记了他们的敌人不是汉中的张鲁,而是北方的曹操。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喜欢这个魏延不一样()这个魏延不一样。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