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圣平:“当初那个做出第一个犁的人身边肯定也有一个人说不可能。”
吴向坚:“……”
苏圣平:“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他们这么研究下去,不管能不能造出新的犁,至少他们自己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
周舟不反对苏圣平了,可吴向坚还是认死理。
吴向坚:“反正他们不读正经书,不读圣贤书怎能国试高中,不中怎能为国为民做事?”
竟然还用上了逻辑推理。
苏圣平:“吴向坚你这是诡辩,谁告诉你国试不中就不能为国为民做事。
反倒是很多读书人读傻了,当官了还只能坏事。
再说国试有几人能中,不中那么多读书人白养着干嘛,如果他们能研究出更多的犁,那不更是造福国家民众,不是为国为民做事?我再给你举个例子,现如今要治一条常常决堤淹了两岸土地的河流,一个就像你说的国试高中但不精通治河的人来做这件事,花费银子五十万两,河没治好。
另一个国试不中,却懂水利,同样花了五十万两,但是河治好了,你说哪个人对民更加有用?”
吴向坚:“你这推理不成立,国试高中的人可以指挥那个不中的人去治河。”
苏圣平:“哈哈,谁敢保证高中的那人不会瞎指挥。
我跟你说,人才分很多种,有综合管理人才,比如内阁首辅、次辅,他们不见得要精通水利、船运、兵事、财货,但是他们需要能够分辨什么是专业人才,然后把专业的人才放到那个位置上就行。
所以即使路瑞生或者高捷国试不中,他们也会成为那种不可多得的专业型人才。
而实际上你注意了没有,首辅、次辅都只有一个,那些专业人才可是需要千千万万个。
如果读书人只知道做官,就没有足够的人去研究,就造不出更多的犁。”
吴向坚:“我说不过你,反正我反对他们继续不务正业,以他们的才智应该是读圣贤书,一朝得中,为君分忧。”
苏圣平:“认死理,起高调谁不会。”
苏圣平刚想接着骂,就被许文斌和周舟他们劝住,只得忍住笑笑道:“我其实蛮喜欢这样的辩论的,理不辩不明,我建议我们成立个读书会吧,就为了读书辩理。”
苏圣平这一建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连吴向坚那个死脑筋都出言表示支持,于是一个七人的小组织就这么成立。
那么问题就来了,路瑞生和高捷时常以读书会会员的身份来和苏圣平探讨问题,弄得他还不好推辞。
如今苏圣平正和他俩做一件大事,两人放假了不住在家,反倒住进了苏圣平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们正在做的大事是在编书。
苏圣平想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灌输算学、物理、化学知识也不是办法,所以就让他俩搜集整理历代有关的天文、算学、物理、化学知识,然后自己再从中挑选有用的,参考现有的一些科技类书籍,结合自己的知识编订一套简易的教材来。
这个提议引起了两人极大的兴趣,反正现在是上午被苏圣平逼着睡到自然醒,下午到书院藏书楼找资料,晚上回苏圣平家一起钻研。
临近年终,藏书楼空空荡荡的,苏圣平他们三人在里面忙的不亦乐乎,参与整理这些资料后,苏圣平慢慢发现,虽然时空有变,人物、朝代不同,反倒是文化知识的发展脉络没有太大变化,尤其是科学、实用技术,越是了解古人的智慧,就越是佩服。
一连几天,苏圣平再也没有在二楼见过杜倩。
还想再去已经过了十二月二十五,书院已经落锁关门,除了看护书院的先生和杂役,已经禁止学生出入,苏圣平也不得不停止每日的书院之行,还把路瑞生和高捷赶回家。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码头搬运中介、物流行、好吃山货行放假的时间。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