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四章胡惟庸的损招
朱元璋这话一出,李善长和杨宪都愣住了,甚至连一旁的老狐狸刘伯温都傻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冒出了一个想法。
“怎么这厮又冒出来了!”
不过,反驳的话都到了嘴边了,却有些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一方面刚刚朱元璋“朕意已决”
四个字已经说出口了。
金口玉言可不仅仅是句玩笑话。
更何况,最近的朱元璋正在大明掀起腥风血雨,威名正是显赫的时候。
无论是李善长还是刘伯温,这时候都不愿意试试捋虎须的结果。
另一方面嘛,则是胡惟庸这个人选,仔细想想还真特娘的挺合适的。
虽然因病辞掉了丞相之位,可终究是干过丞相的。
哪怕如今只挂了个翰林学士的虚职,但一旦朱元璋把人请出来当主考,谁敢把他当做普通翰林学士看待?
哪怕是当朝尚书,见着胡惟庸照样也得以礼相待。
毕竟胡惟庸可不是什么犯了事儿贬官下去的,人不过是“抱恙”
所以辞官闭门养病罢了。
如今朱元璋起复了胡惟庸以后,天知道这位会不会拔地而起?
胡惟庸那可是一路随着朱元璋自凤阳走出来的老臣了,资历、名声那都是一等一的。
同时,胡惟庸固然算是淮西人,可偏生跟淮西勋贵们没能深度绑定,不算淮西勋贵一党。
更没有跟刘伯温、杨宪这些江南人士一党,属于两不靠的那种。
于两边来说,与其让对方得到这大便宜,还真不如顺着朱元璋的意思让胡惟庸顶上呢。
于是,刚刚还争来抢去的恩科主考之位,真就这么顺顺利利的落在了,此时还一无所知乐呵呵的过着自己小日子的胡惟庸头上。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愈发觉着得赶紧把这丞相位子废了。
娘的,屁大点事儿,你们一个个都只顾着自己的门生故旧,就不能提咱想想?
就不能替咱老朱家多想想?
哼,暂且让尔等猖狂一时,迟早找个由头把你们这些人连带这丞相位一同给灭了。
随着开恩科并确定胡惟庸为主考的圣旨最终确定,这场急匆匆召开的殿前商议便到此结束了。
至于事后会引出多少麻烦、涟漪,那就不是他们眼下要考虑的了。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