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3章
大齐对教化蛮夷这事儿还是很有热情的,甭管你是周围的蛮夷还是海外蛮夷,只要你心慕王化,那大齐就乐意帮助蛮夷脱离野蛮状态,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
武将们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反正又不是让他们去蛮夷之地,文人爱干嘛就干嘛,也省得以后又哔哔他们这帮粗人不教而诛。
萧景曜也对这事儿乐见其成。
搁萧景曜上辈子,多少华夏学生被英语折磨得要死要活的,要是这一把稳住了大齐在世界上啊得地位,又有在海外各国设立的教化馆不断弘扬华夏文化,指不定到了后世,就是全世界都要学汉语,给后世学子们减轻了多少负担啊。
海外之地对大齐来说也是新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格局已经出现,大齐能不能一举夺得世界霸主的地位,就看他们这一代的君臣如何玩转这一局世界政治,给继任者留下一个好的开局。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对这一次前去海外教化馆的教谕们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有想混日子,或者品行不佳会败坏大齐形象的,都被否决,选的都是有理想有干劲儿的儒生,更多的是崇古的儒生。
众所周知,一开始的儒生,战斗力可都是杠杠的,能辩又能打,要不怎么周游列国呢?
这样的一批儒生去了海外,萧景曜都无法猜到他们会给海外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反正对大齐有利就行。
永嘉帝又和萧景曜分享了一下来自西北百姓的快乐。
这回土豆可是在西北立下了大功。
西北多山,缺水,这样的地理环境,就注定那边很难种出大量的粮食,耕地面积不够,又缺水,别说和江南那样的鱼米之乡相比,就算是现在被朝廷认为是流放之地的岭南那一带,耕地怕事都比西北那一带多。
土豆耐寒耐旱,相比起其他主粮来说没那么娇气,土壤不那么肥沃的情况下也能长得不错。
现在西北那边的总督纷纷写折子进京歌功颂德,说西北百姓终于能免于饿死之忧,西北的驻军屯田,也种了不少土豆,可以用来做军粮。
萧景曜想起来,上辈子,西北那边的一些大山深处的贫困人家,几乎也是家家户户种土豆。
萧景曜建的慈善基金也资助过许多来自西北地区的贫困学子,据基金会的消息,他们去实地考察的时候,去这些学子的家里,多的是土豆。
可见土豆在西北地区人民餐桌上的地位。
这么一想,来自西北几位总督的折子也就不意外了。
西北苦寒之地,百姓生活不易,驻守在那边的士兵也不容易,萧景曜再次提议,“西北苦寒之地,民生多艰,陛下若是心疼他们,不如再多免去他们几年的新粮食的税收。”
当初商议好的,土豆玉米红薯这些新粮食,前十年不收百姓的税,等到百姓摸清了它们的习性,知道怎么种植,怎么给它们防治虫害的时候,再收税,更能让百姓感念朝廷的恩德。
反正现在朝廷也不缺钱,永嘉帝当即就同意了这事儿,还十分感慨,“那可是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也曾经繁华过,后来王朝变迁,西北那一块地丢了收,收了又丢,丢了再收。
太祖当年收复那边,也费了许多心思。
只是那边贫苦,又时常受胡人骚扰,朝廷每年安抚百姓都要花上许多银钱。
这竟然让一些人怨声载道,说不如放弃那块地,真是岂有此理!”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