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永徽四年(653年),高宗借房遗爱等谋反一案,将诸宗室、勋贵中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巩固了自身的皇位。
永徽六年(655年),他力排众议,在李积、许敬宗等支持下,废士族出身的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后,并借机打击顾命之臣长孙无忌、褚遂良。
这场斗争具有打破士族集团在政权中的优势、削弱其势力的意义。
[187]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大行文治高宗在即位之初,召见各地的朝集使,对他们说:“朕刚刚即位,有对百姓不便利的事情你们都应奏陈,未说透彻的再次上书启奏。”
从此每天带十名刺史进入阁中,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及其从政措施。
他又下诏,不许京官及外州进献鹰隼及犬马。
高宗君臣照贞观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
[212]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从东都出发,前往泰山封禅。
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新罗、百济、高丽(即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此举显示了当时唐朝的富强[120]。
在太宗、高宗统治时期,唐朝的人口也从隋末唐初的动乱中得以恢复,到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增加到380万户[57]。
[233]四面扩张主词条:唐灭西突厥之战、白江口之战、唐灭百济之战、唐灭高句丽之战在文治天下的同时,高宗一朝继续扩张征战,史称“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
。
[104]唐高宗时疆域[172]永徽元年(650年),唐将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
高宗袭位后,还持续对西突厥用兵。
显庆二年(657年),唐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远袭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生擒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西突厥亡。
高宗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
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213]永徽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
龙朔三年(663年),唐将刘仁轨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大败百济、倭国联军[214],同年百济灭亡。
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积等率军攻占平壤,灭亡高丽。
高宗以其地设安东都护府,分置四十二州[215]。
高宗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
这一版图基本维持了三十余年。
[158]武周代唐主词条:武周李治在位时,武皇后(名武曌,一般称武则天)逐渐参预朝政。
武则天原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出家为尼,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
显庆五年(660年),李治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李治并称为“二圣”
。
[187]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
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因中宗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187]《武后行从图》中的武则天这之后的几年间,先后有扬州徐敬业、宗室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起兵,都被武则天派兵平定。
宗室叛乱直接导致了武则天对唐宗室大臣的清洗,也为她称帝铺平了道路。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制造祥瑞,迫使睿宗禅位,自称大周“圣神皇帝”
,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1-23]武则天当皇后时,就提出十二条施政意见,包括劝农桑、薄赋徭;减省功费力役;息兵;提升才高位卑的官吏;广开言路等。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