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和道衍也是点了点头,这些他们也能听懂。
事实上,历朝历代百姓群体里面,都有一种身份低于平民的群体,唐朝以前叫臧获,元朝时叫驱口,明朝时期叫贱民,这部分人群大多来源于战争时期掠夺的战俘、平民以及罪犯家属等,子子孙孙世代为奴,隶属于主人,就是夏商时期的奴隶。
不管是“贱民”
也好,还是“奴隶”
也罢,那都是没有任何人权的,《大明律》明确规定,承认并保护奴仆制度。
比如太祖高皇帝曾把奴仆当成牲口一样,赏赐给大臣,曾一次赐李善长“奴军”
一百二十人。
再比如现在,朱棣杀入金陵即位后,对那些“不附燕兵者”
残酷清洗,受害者的家属女子打入教坊司为娼妓,男子则全部编入奴籍。
“不过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粮食产量可以供养大量人口的同时,奴隶主就可以开荒垦殖出更多的耕地,那么与此同时耕种也需要大量甚至更多的奴隶,所以奴隶主们开始更重视奴隶的性命,奴隶们不会再被视为牲畜一样随意打杀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奴隶的命就值钱了,他们的身份因此而改变了,奴隶始终都是奴隶,也不意味着他们拥有了分配粮食的权力,而是因为……”
因为什么?道衍和尚眼睛一亮,他的思维很快就跟上了朱高希。
“因为这些奴隶可以生产粮食!”
“所以他们的地位因此而短暂提高了!”
道衍和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朱高希有些诧异地看了道衍和尚一眼。
这个大和尚还真是聪明,一点就通嘛!
然后他继续讲解道。
“确实如此,奴隶因为可以生产粮食,所以他们的地位提高了,获得了那么一丁点的地位。”
“此后随着农耕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也就是我刚刚说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这些都是在不断进步的,粮食增多那么就能养活更多的人了,人口也迎来了一次次的爆发式增长。”
“但这样一来,先前的奴隶制度就不再适用于这等统治需求,最最开始的奴隶主需要设置很多下属奴隶主来帮助他管理庞大的奴隶群体,而这些下属奴隶主再做奴隶就不合适了,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分配食物的权力,自然不再是奴隶,结果就是奴隶制向封建王朝制的转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嘶……朱棣和道衍脸色再变。
这么一路听下来,他们好像亲眼见证了一个个部落的衰亡,直至一个强盛的大部落觉醒建国啊!
“封建封建,封而建国,实际上这一个个国主就是大号的奴隶主!”
朱高希声音陡然变得高亢了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耕牛等畜力的推广,生产力再次得到极大进步!”
“同样的道理,越来越多的粮食也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而人口越多战士就越多诸侯就越强大!”
“那么人口越多,需要的耕地也就越多,他们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就爆发了战争!”
“持续不断的战争,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何等霸气璀璨,但其本质不过也只是一个个奴隶主罢了!”
杨溥听得心神激荡。
朱棣听得热血沸腾!
道衍和尚则是眉头紧蹙,眼睛死死地盯着朱高希。
他这些学问……到底都是些什么学问啊?为什么儒释道三家学问里面,都完全不相干?这……这怎么可能?难道三教先贤都还不及他朱高希一样吗?一时间,道衍大师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自处!
他这位儒释道三家学问集大成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慌乱与不安!
「新书新气象,需要数据支撑,新老朋友们多多投票支持,万分感谢!
」:()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