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宇文邕看高纬的眼神复杂。
原因也很简单。
留着高纬吧,在宇文邕眼里这就是个废物,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被兰陵王带领区区五百骑就给造了反。
更可笑的是,北齐禁军还哗变了。
但杀掉高纬吧,宇文邕又觉得,浪费了一张好牌。
之前韦孝宽设计反间计,试图诱使高纬诛杀斛律光,虽然因兰陵王介入没有成功,但这次,韦孝宽又带来了新的计策。
“陛下何不将高纬留着?此人留着比杀了好。”
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忠郡公韦孝宽如是说。
“大将军此言何意啊?”
宇文邕不愧是历史上亲率大军灭了北齐,一统北方的皇帝,他只是转念,便想明白了韦孝宽的话。
不过,他打算让韦孝宽先发表意见。
多听寡言,如同制衡朝臣,也是驭人之术。
“陛下明知故问。”
韦孝宽微微一笑。
“哈哈哈,将军先说,看看与朕想的是否一样。”
“那臣就直说了。”
韦孝宽接着说道。
“陛下不妨假意效仿重耳复国旧事,表面上留着高纬,并公开宣称要扶持他复国,实际上,我们可以打着高纬旗号,一方面煽动北齐内乱,削弱兰陵王,一方面收留忠于高纬的势力,为我大周所用,岂不一箭双雕?”
韦孝宽口中的重耳复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着名典故。
重耳是晋国公子,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
重耳和另一位公子夷吾因此也受到牵连,为了躲避灾祸,重耳开启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离开晋国后,重耳先是逃到了狄国,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
晋献公去世以后,国内发生内乱,奚齐、卓子先后被杀,夷吾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担心重耳威胁自己的地位,派人刺杀重耳,重耳不得不再次逃亡。
辗转各国的重耳,先后经过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等国。
之后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重耳便前往秦国。
秦穆公十分看重重耳,不仅将五个女子嫁给重耳,还派兵护送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渡过黄河,回到晋国。
“秦晋之好”
这一成语的典故,就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之间的多次联姻事件。
回国后,重耳在晋国大夫们的支持下,顺利即位,是为晋文公。
重耳复国成功,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韦孝宽此处引用重耳复国的典故,虽然当下的情况和典故的情境大相径庭,但意思也很明显,这是要宇文邕假装当“秦穆公”
,支持高纬复国。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