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庄子,本名庄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字子休(亦作子沐)。
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史称“漆园傲吏”
,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
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
周烈王七年(前369年),庄子出生于宋国蒙邑。
庄子是宋国公室的后代,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
关于蒙邑的现代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如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东东明等。
庄子约生于周烈王七年(前369年)。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
首先,《史记》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记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币聘庄子一事。
楚威王元年(前339年),即梁惠王三十二年、齐宣王三年,而威王卒于十一年(前329年),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岁”
,则庄子生年应不晚于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
其次,《庄子》“于魏文侯、武侯皆称谥”
,而于惠王“初称其名,又称为王”
,则庄子的生年应“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当在惠王初年”
,亦即周烈王七年。
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
庄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
周显王五年(前364年),父亲庄全对子綦(范蠡再传弟子)回忆往事。
庄全曾祖父庄生年轻时与范蠡是至交。
周显王七年(前362年),宋桓公兼用儒墨,重用大儒裘氏弟子郑缓,墨家巨子田襄子弟子惠盎。
庄周八岁,师从裘氏学儒。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十四岁,不再学儒,转而师从子綦学道。
周显王二十年(前349年),二十一岁。
庄全夫妇为庄周娶妻钟离氏。
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二十二岁,长子出生,名庄遍。
周显王二十二年(前347年),二十三岁。
任漆园吏,免除兵役。
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年),二十八岁,前往商丘上交蒙邑漆税,结识庖丁。
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三十一岁,次子庄咸出生。
周显王三十一年(前338年),三十二岁,辞去漆园吏。
周显王三十二年(前337年),三十三岁,全力经营荆园。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