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们先不说衍圣公的事儿,我们就事论事,强抢民女致死,是不是重罪?该不该偿命?”
“曲阜县令为什么包庇孔家?因为曲阜县令也是孔家的,他也要听衍圣公的。”
“衍圣公不仅仅是孔家的大家长,更是整个曲阜至高无上的土皇帝。”
“这些年,他们侵占了多少良田?致死了多少人命?难道大明朝的律法管不到一个小小的孔府吗?”
朱元璋很少看到朱雄英如此愤怒,听他这样说,也想起了当年衍圣公对大明的态度。
当年,明军北伐,收复山东曲阜,当时元朝还占领大半疆土,衍圣公孔克坚又玩起了左右逢源的戏码,称病不出,只派儿子出迎。
朱元璋称帝后,痛恨孔克坚当汉奸的行为,但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还是封他的儿子孔希学当衍圣公。
孔克坚竟然厚着脸皮让儿子跑到金陵,询问为什么不册封他为衍圣公,被朱元璋狠狠地骂了一顿。
“雄英,你觉得此事该怎么办?”
朱雄英说:“皇爷爷,很简单,以后曲阜县令由朝廷派遣,孔府所有人所有事,都必须遵守朝廷律法。”
“还有,孔庙正宗在衢州,南孔在历朝历代的表现可圈可点,可以让南孔后人回归,册封为衍圣公。”
此话一出,众人再次大惊失色。
礼部尚书任亨泰赶紧说:“殿下万万不可,曲阜县令由孔家担任,是长久以来的传统惯例。”
“而且,当年元朝的时候,南孔已经主动放弃了衍圣公的封号。”
“大明册封北孔已经有二十多年,现在册封南孔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朱雄英冷哼一声:“任大人,我们来捋一捋,到底谁才是孔府正宗?”
“当年宋朝靖康之变的时候,衍圣公孔端友带着家小和孔子的楷木像,跟随宋高宗赵构到南方,在浙江衢州建立孔庙,称为南孔。”
“留守曲阜孔庙的是他弟弟孔端操及其后人,后来被金人和元朝封为衍圣公,称为北孔。”
“孔端友一系才是孔子的嫡长子孙,而且,孔子的圣物楷木像也在南孔,你说谁才是正宗?”
任亨泰一时语塞。
朱雄英继续说:“当北孔在元朝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的时候,南孔大部分孔子后裔随南宋朝廷在崖山跳海殉国,少部分人躲到深山老林。”
“忽必烈统一中原之后,想让嫡系的南孔担任衍圣公。”
“但南孔心怀民族大义,不愿向蛮夷称臣,断然拒绝,这才主动放弃衍圣公的称号。”
朱雄英还没有说,明朝灭亡之后,北孔后来又在第一时间修降表,向满清鞑子称臣,降表文采飞扬,极尽谄媚。
再后来,德国入侵山东,北孔又敲锣打鼓,将德皇威廉二世的大幅画像抬进孔庙,上演了一出滑稽的闹剧。
小鬼子入侵的时候,要不是某人下手快,第一时间将末代衍圣公送到大湾。
那个家伙肯定也会充分发扬祖宗的汉奸传统,对小鬼子修降表了。
再后来,解放后,北孔说要搞一个盛大的纪念孔子的活动,向南孔借孔子圣物楷木像。
再一次把无耻发挥到极致,上演了一出“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的卑鄙行为,至今没有归还。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