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1章 朱祁镇 王先生是我公(第2页)

朱祁镇这命那叫一个好啊,他不必像朱棣那般去争抢皇位,甚至都不用像朱高炽和朱瞻基那样,去经历皇位的争夺。

朱祁镇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在宫中,身为明宣宗朱瞻基长子的他,那可是明朝开国之后首位在父亲登基后出生的皇帝,也是一落地就把储君资格给攥手里的皇帝,出生连三个月都不到,就在宣德三年二月初六被立作了皇太子。

本来依着正常的套路,朱祁镇慢慢长大,接受教育,按理来讲对大明应该没啥毛病。

可谁能想到,问题一下子就蹦出来了,朱瞻基登基才仅仅十年,就在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病重嗝屁了,年仅三十八岁!

这儿各位要是还记得朱棣驾崩的时间,估计会觉得蹊跷。

因为朱棣是在公元1424年挂掉的,各位可能会问,那朱高炽呢?没错,朱高炽也去见阎王爷了,朱棣一走,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这就意味着,大明朝短短十年的工夫就换了四个皇帝,而当下的小皇帝朱祁镇才七岁哟!

本来呢,虽说朱祁镇年纪小就登基了,但他爹临死前留了遗诏,在遗诏里要求国家重要事务都向皇太后(诚孝张皇后)、皇后(孝恭孙皇后)禀报,然后再施行。

,!

张太皇太后是朱高炽的老婆,为人深明事理,也不贪恋权力。

在朱祁镇即位的过程中,还有个小插曲,就是有传言说张太后想立宣宗的弟弟襄王朱瞻墡当皇帝,张太后为了平息谣言,亲自把朱祁镇带到乾清宫,哭着跟阁臣说:“这就是新天子。”

阁臣们都高呼万岁。

朱祁镇即位以后,张太后也以违背《皇明祖训》里禁止后宫干政的规定为由,拒绝了群臣垂帘听政的请求,只是在背后帮衬朱祁镇。

从这个小插曲来看,青鸟觉得有可能是孙皇后自己想要保住自己儿子的皇位,甚至说不定想要自己垂帘听政,所以自己制造谣言。

当然啦,也有可能是两个母亲之间的较量。

但最终的结果是,张太皇太后顺顺利利地把皇位交给了朱祁镇,还来了一招“祖宗之法不可违”

,把孙皇后给赶回后宫去了。

可以说张太皇太后相当给力地帮着大明帝国熬过了这个幼主时期,但朱瞻基就很不给力了。

为啥说已经去世的朱瞻基不给力呢?因为朱瞻基在位的时候,在宫里设立内书堂,教小内使读书,宦官从此开始识字懂文墨,司礼监掌印和秉笔太监的权力逐渐加重。

而且朱祁镇开始读书的时候,朱瞻基不是让宫外的大臣来教导,而是让身边的近侍给他启蒙读儒家经典。

在这些近侍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宫局郎王振。

王振出身学官,后来自己把自己变成宦官,是宫里少有的有学问的宦官,被尊称为“王先生”

朱祁镇也不例外,只叫他先生不叫名字,对他特别敬畏。

大家看到这一幕,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这不就是大明版的“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热门小说推荐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