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来,母亲要去“进修”
一段时间。
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不浪费家族中一些长辈在仕途上的小成就,一直想让母亲谋一份至少算得上公家饭的工作,母亲本人也有这个意愿。
客观说,以母亲的机灵,在外随便找个散工问题不大,但意义不大,收入也不会多。
在农村,如果找到了公家饭工作,夸张地说,生活质量指数、以及未来保障度都将大幅提升,既可以照顾家庭,甚至还有充裕时间从事农桑。
不过我家那时也不强求,我听闻的,有好几次所谓的机会,母亲都铩羽而归。
当然,也得承认,我们家族在这方面的力量,不是绝对的强,所以暗箱操作吃力得多。
这次的工作机会来自于隔壁镇的,一间市属国企的二级农投公司,听说待遇不错。
不过主要原因是村里一个叔父的亲戚在市里当组织部副部长,几番人事疏通沟通,最后的结果还不是很如意。
毕竟不是最亲近的关系,这个部长到底用了多少力不得而知。
暂时的结果是,需要加入一支三农工作小队伍,去一个比我们县我们村我贫苦落后的地方实习至少三个月,美其名历练,其实算是攒点资历,到时会操作给证明服务期满一年。
但最终的入职录取,对方说会在研究。
当时最大的阻力正是来自于这公司总经理,一来认为我母亲年纪偏大了且专业和工作履历不对口;二来实在是不缺人,不久前刚招了3个应届大学生。
那组织部长直接打电话到农投后面的集团董事长,才勉强争取到一点契机。
至于学历门槛,母亲的函授大专不成问题,不少地级市主要国企一把手实际还是大专学历呢,年纪大点的中专都有。
总之那时候大学扩招成果还没显现,许多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不是很严。
于是就在我“备战”
中考的最后时期,母亲也“进山”
进修了。
因为家里还有妹妹和奶奶,这段时期,只能让我一个邻村的姑妈来照看一下,帮奶奶打胰岛素;鸡鸭直接圈养起来,暂时剥夺了它们成为走地鸡的高贵进阶之路,简简单单地加水加粮。
以前每次母亲回娘家,因路途遥远,至少一头半个月的,也是让姑妈来帮照看一下的。
母亲之所以要工作,在农村来说的话,其实很简单,当农村女性渐渐退出农事,或者说不再以其为主业,总得找个工作啊。
而我们家,又不至于将就,既然有点关系,那还是往这方面尝试一下。
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白费。
中国人有着闲不住的一生。
中国式父母,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无论子女人生境遇如何,他们依旧一生都闲不住。
尤其是农村的,时至今日,我依然看到很多已经年近六旬的,在儿女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当他们也帮孩子渡过了育婴期最艰难的阶段,而儿女已经能反哺他们,当他们家庭主妇的功能彻底用尽后,他们依旧想出去城市谋一份工作。
鉴于年龄和技术的劣势,往往只能做家政或者一些饮食行业的勤务工。
在蛋糕越做越大的今天,他们始终游离,我有些难过,我们确实拥有最伟大的人民,但他们不可谓不苦,与其说龙的传人,不如说更像老黄牛传人。
我想,一来是,他们一生都在为儿女铺路,既然没有人脉和其他资源,那就尽量趁还能折腾存多点钱帮补儿女所需。
颇有后燕慕容垂70岁高龄仍然点起龙城精骑去收拾参合陂惨剧的无奈,也像暮年的神武帝高欢掏空自身一切也要打掉西魏前出基地玉璧城的悲壮。
“老则老矣,绝不遗强寇以祸子孙”
。
二来,没有稳定的养老基础和保证,虽说养儿防老,当到了那个阶段,子女不啃已是万幸,养老的事还是尽量自力更生吧。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彻底的财富自由,只要还能动,中国式父母将一生都在劳动的岗位上。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