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阿爹,柱子呢?”
府学门口,向来早就等着的莫柱子不在,程子安张望了一圈,道:“阿爹,我们家中变穷,拿不出他的月钱,将他辞退了吗?”
程箴没好气道:“他那半两银,家里还是出得起。
我来了府学,他再来接你,莫非你要摆出八抬大轿的大阵仗?”
程子安笑眯眯道:“好呀好呀,我还没坐过八抬大轿呢。
阿爹,你找到赚钱的营生了?阿爹,坐吃山空可不行啊。
赚钱不易,交过赋税之后,就所剩无几了。
阿爹,考举人,是你最好的出路!”
程箴手痒了起来,忍不住转身,揪住了程子安的耳朵,训斥道:“你还管起你老子来了!”
程箴手没用力,程子安还是嗷嗷叫得凄惨,“阿爹,阿爹,耳朵要掉了。
阿爹,耳朵掉了,以后我就无法再听话了,听不见。”
这混小子!
程箴松开手,横了程子安一眼。
他来府学,备了礼上门去答谢周先生与闻山长,顺道与闻山长透露了他想再考举人的事情。
当然,他只是提出为自己正名,并未提到赋税之事。
闻山长以前在礼部做事,礼部负责科举考试,略微思索之后,连连称妙。
朝廷并未规定程箴不能考举人,要是他再次中举,对他的质疑,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
昨夜程箴与崔素娘商议了许久,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最打动他的,还是程子安那句“村里人都送了礼,你不能收了礼,不做事。”
他有了功名,能免除赋税,在佃租上,就能庇护着村民一二。
程子安提出的三年一考,程箴当然不会同意,估计知府也不会同意。
闻山长说了当初程子安与项伯明的争执,他在府学的近况。
闻山长说得细一些,程箴得知了程子安略过不提的细节。
程子安在府学大名鼎鼎,无人敢惹。
他居然还让项伯明写了字据,以防后续纠纷。
闻山长直夸赞他教导有方,程子安如此缜密的行事作风,程箴从未教过,且一时也教不出来。
程箴淡淡道:“你一个劲让我三年后,再考一次举人。
我考可以,且只考一次,你必须同我一起考。”
三年后考举人?!
犹如冬雷在头顶直直劈下,程子安哀嚎:“阿爹,我不学无术啊,出了名的不学无术!
阿爹,我学不会写诗,更不会写策论文章啊!”
程箴只当没听见,道:“我最多考一次举人,以后终究还是得靠你。
至于你考不考,你看着办吧!”
作者有话说:
注1:来自宋朝科举的现状,包括律法,参考宋朝。
注2:诗赋考试很难,欧阳修考举人时都落过榜。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