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武英殿。
徐辉祖进入大殿,行大礼之后,恭谨地对朱允炆说道:“皇上,高阳郡王赢得了一把金刀。”
高阳郡王,朱高煦。
朱棣次子。
朱允炆微微点头,说道:“看来四叔的儿子确实厉害,有四叔风采。
只不过宗勋比试这种事,还不值得国公亲自入宫吧?”
徐辉祖低头,踌躇了下,跪了下来,肃然说道:“皇上,臣曾见过燕王三卫,朝廷经制之兵,俨然成为燕王私兵,唯命是从,臣日夜惶恐,又见燕王三子各有所长,尤以朱高煦善战。”
“臣以为,藩王在外,手握重兵,朝廷旨意难达四海,于朝廷不利。
恳请皇上推行削藩之策,以靖四海。”
朱允炆看着徐辉祖,眉头微皱。
看来昨晚自己下令召燕王入京的消息,让徐辉祖误以为自己想要将燕王扣在京师,以行削藩。
所以提前一步,跑过来请求削藩。
一可以表达自己的忠心,看清楚,我老徐是你建文帝的人,你可要相信我。
二可以声明自己的立场,你不是想削藩嘛,我跟着你混。
齐泰、黄子澄不断进言削藩,这些事虽然保密,可再保密,也无法绕过五军都督府。
“削藩?呵呵,为何要削藩?”
朱允炆站了起来,看着一脸惊愕的徐辉祖,说道:“你想多了,朕对几位叔叔,还是信得过的。”
徐辉祖难以相信地看着朱允炆,不知道他是改变了主意,还是不信任自己。
朱允炆了解徐辉祖的心思,和善地说道:“帝国之治,在民昌国富,天下太平。
叔叔们拱卫边塞,功劳自是有的。”
徐辉祖有些迷茫。
朱允炆也不多作解释,道:“削藩之事,暂且按下吧。
朕打算推行练兵新政,有些想法正要问你。”
“练兵新政?”
徐辉祖看着朱允炆,连忙表态道:“皇上所命,臣莫敢不从。”
朱允炆微微摇头,说道:“现下,京营有多少军士?”
徐辉祖连忙禀告道:“当下京营军士有五十万,皇上可是打算扩军?臣建议自两广、西北、山东等地调兵,那里士兵善战勇猛,可充大用!”
徐辉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朱允炆不打算削藩,那只能强化京军实力,在军队上足以碾压任何藩王,藩王威胁自然便会减弱。
朱允炆微微皱眉,竟然有五十万之多,这么多人,咋来的?
朱元璋时期便考虑到了军队建设问题,采取了“内外置大小二场,分教四十八卫卒”
的制度。
一卫满编制五千六百人,当时规格便近三十万。
只不过随着时间增加,加之洪武年数次北伐用兵,到了建文登基时,京营规模已达到五十万,而此时,北方塞王手中,还有三十多万兵马。
朱允炆思虑良久,对一旁内侍吩咐道:“去中军都督府取一些军中花名册来。”
内侍答应一声,便匆匆离去。
徐辉祖不解地看着朱允炆,问道:“皇上可是需要找哪位将领?”
朱允炆摆了摆手,道:“魏国公,且等上一等。”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