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县试一(第3页)

题目前面的倒都不是很难,都是一些贴经释义四书五经等。

大部分都是考你的记忆和理解的程度。

其中有一题,“孔子博闻,然不自矜。

尝周游列国,道逢一童子,年七岁,当道而阻,乞孔子答二问,然后让路。

其一曰:“鹅之鸣何以大?”

孔子曰:“鹅之颈长,故其鸣大。”

童子曰:“蛙之颈短,鸣亦甚大,何也?”

孔子无以应。

愧而谓弟子曰:“吾不如童,其可为吾师矣!”

这段故事翻译过来就是,孔子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请学子根据这例故事写一篇治国策论。

李景行心想,这个故事不是想表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吗?却要我写治国的策论。

真的不是挖坑吗?再次把题目看了一遍,想了想,李景行突然就明白了。

提笔开始写道“治国之策,首在修身。

昔孔子博学而不自傲,遇七岁童子,能自省其不足而拜师,此乃修身之典范也。

夫治国者,当以孔子为楷模,谦虚好学,不断进取,方能治理好国家。

夫民者,国之本也。

治国者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解决民之所忧,方能使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昔者,尧舜之治,以仁爱为本,百姓和睦,天下太平。

是以治国者当施以仁政,轻徭薄赋,使百姓富足而知礼。

再者,治国需依法。

法者,治之端也。

治国者当制定公正之法律,使百姓知法守法。

同时,执法者当公正严明,不偏不倚,方能使法律得以施行,社会秩序得以维护。

又者,治国需重视教育。

教育乃国家之未来,人才之摇篮。

治国者当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以治国者当倡导学习之风,使百姓皆能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

综上所述,治国之策在于修身、以民为本、依法治国、重视教育。

惟此四者,方能使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喜欢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步步升云

步步升云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