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永寿宫中,李璟茫然地躺在床榻上,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曾经少年风流,纵白马于江南;曾经纵横沙场,尽显英姿勃发;登基称帝之后,掌控江南之地;平定妖人之乱,基业发扬光大;征南楚、灭闽国,一时荣耀;失淮北、守长江,何其狼狈!
如今,迁都到这“豫章故郡”
之地,想要休养生息、东山再起,却发现积重难返、有心无力。
李璟继位后期,一定程度上重拾了李昪的“保守政策”
,这导致先前频繁用兵,消耗民力、财富无数,却没有守住任何一个地盘,原因很复杂,简单说就是“思想错误”
。
在李璟看来,只要地盘打下来,就应该是自己的。
不仅如此,周边的国家看到,也应该选择投降。
仅以江南小国的身份,就想要换来四周割据势力的臣服,就好像尹大统领领导下的韩国,抽了自己两个嘴巴子,发发狠,就要求邻居东大自愿成为自己的属国。
对此,教员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斗争没有止境,不会一劳永逸,就算消灭了所有敌对势力,斗争仍然要进行下去,因为,斗争不会无故产生,也不会无故消亡,只会从一种斗争形式转变为另一种斗争形式。
见李璟眼神空洞,一旁的钟太后宽慰他:“大郎,从嘉既然已经继位,你就不要有乱七八糟的心思,安享清闲吧。”
“梓桐,我是怕从嘉重蹈我的覆辙。”
钟太后想了想:“你所忧虑,在于马楚?”
李璟叹口气:“楚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未必是件好事啊。”
钟太后:“昔日马氏被灭,是因为马氏残暴、不得民心,而又余党叛军作乱,边镐沽名钓誉、才智平庸,才损兵折将。
我听说,从嘉恩威并施、善待百姓,还专门派了韩熙载前去招降,想必平定楚地只在须臾之间。”
李璟说道:“即便楚地平定,闽南、岭南的战事若连续不断,恐怕,举国之力也难以支撑!”
钟太后宽慰:“从嘉知人善用,胸中定有雄略,大郎若是不放心,等待身体康健,再过问不迟。”
李璟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他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历史上,南唐在灭闽、灭楚的战争中,之所以劳民伤财,没有占到太多便宜,根本原因有两个。
一是对战争认识不够全面,烈宗李昪一死,李璟急于建功,立即将自己亲爹嘱咐的“汝守成业”
的话抛之脑后,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与规划的前提下,就发动了战争。
具体表现为,对各种战后安排没有规划,比如,土地如何分配、战俘如何管理、敌将如何安置等,留从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竟然允许留氏继续做清源军节度使!
二是对人才的运用不合理,南唐不是没有人才,比如大将刘仁瞻、柴克宏、林仁肇等,可李璟在高级官员的任用上,很显然是犯了重大错误,例如,冯延巳是南唐历史上任用时间最长的宰相,可这个人除了写词写得好,在治国方面综合能力平庸,更不要提“五鬼横行”
,将南唐拖入无限制的党争与内耗。
李煜的政策恰恰相反,他知道抓住“主要矛盾”
的重要性,穿越之初,就将主要目标放在了“分化后周”
之上,因为后周是南唐的最大威胁,也存在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赵匡胤夺权)。
随后,趁着后周陷入分化状态,迅速出兵楚国及荆南,这些地盘经过“唐楚之战”
后,本来势力就很弱,扫平之后,不仅南唐的大后方更加安全,还能够增加人口、粮食、矿产等物资,为将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最后,集中全部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掉清源军节度使这一个割据政权,获得出海口,掌握泉州盐场,相当于为南唐扩展了一条“经济大动脉”
。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官场是什么?官场是权力的游戏。官场远比江湖更为险恶。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跨过去那就是海阔任潮涌风劲好扬帆!官场的规矩是什么?正确就是官场的最大规矩!重活一世。刘项东洞悉一切。他不仅能正确,还会一直正确下去!重生是风自身为鹏大鹏一日同风起,这辈子,我刘项东要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