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过这位就算是大才,也要皇帝认可才能真正参与决策,所以也只能先继续用皇帝昏庸来搪塞了。
韩信虽然不相信曹参会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曹参的这些话却让他既信且疑。
信,是因为民间一直都说秦帝昏庸懒政,还有诸多行为作为佐证;疑,则是秦国历代君王都是扩张瘾君子,居然在始皇帝取得天下后出现这么一个对统治天下嫌烦的,不太合情理。
总体上说,信的成分还是多一些,疑只是一丝乌云在天边飘过。
“恕仆冒昧,”
韩信消化了一下曹参的话后说道:“仆万幸得见大司农尊颜,闻大司农所言可知大司农非庸才。
仆听大司农口音应为楚人,所以冒昧一问,以大司农之才具,又何须为如此皇帝效力?”
“多个原因吧。”
曹参不以为忤,指了指韩信案上茶碗:“足下且饮茶。”
两人进屋后就开始对话,护卫侍从送上来的茶,韩信也一直放在案上都还没喝。
韩信见曹参饮茶,才领会到自己案前也一直飘着一缕清香。
端碗饮了一口,韩信不由得大赞:“此何物竞得如此香冽?”
接着突然注意到茶碗也是从未见过的,不由得仔细看了起来。
“此二物,算一个原因。”
曹参一直保持着笑意,轻轻弹了弹瓷茶碗:“茶非新物,但也只有皇帝想出的制茶法才有如此清香。
碗的材质称为瓷,似玉非玉,也是皇帝突发奇想所得珍器,却是窑烧而成,比玉易得。”
他抿了一口茶:“当然,在下居司农位不去,则是因皇帝于农耕法亦有所思,如以牛铁深耕,不同作物轮种而一岁两收。
深耕两收在下已在关中和巴蜀试过,能增数倍田产,一亩田收三亩田所产,现在天下唯有关中无兵祸,足下觉得在下不居关中,又何处寻净土为民生谋?”
“且皇帝还重匠作,设匠师台鼓励造利民利兵之器,这也是于民有利之事。
皇帝还准备适当兴商贾,使各地所产可充分流通,惠及所有百姓。
足下不觉得有这样奇思妙想的皇帝,虽倦怠理政却又放手由臣下施为,还能保住巴蜀秦川不罹兵灾,是在下的最佳选择吗?”
曹参颇为享受的又喝了口茶,闭目品味。
韩信傻了,原来这个二世皇帝各种享乐,各种折腾,居然还有这样的结果。
虽倦怠政事却又放权臣下,怪不得山东闹成一锅粥,可从未听说关中和巴蜀有义旗高举的消息,且诸国刑徒组成的秦锐军还战无不胜,人人效死。
看来,秦廷的稳定,都是公卿们的努力和皇帝敢于放权所致。
“而且,足下也不用担心秦军将校撤回后无事可做,且不说北疆面对匈奴须善加防范,刚在下曾言皇帝兴商贾,这些军旅一旦撤回关中,部分士卒会解甲归田减轻民累,部分军卒则会跨河水向西拓边,以满足皇帝兴商贾中开拓西域商路使胡商便于往来的想法。”
曹参见韩信不说话,就又补充起来。
“皇帝,好像很有无为而治的样子。”
韩信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话。
秦与汉初,黄老说很普及,所以韩信也知道一些。
曹参笑得更开心了:“在下读黄老多年,遇到这样的皇帝,你说我能不在关中效力吗?”
“皇帝御北疆,拓西域,仆也愿效力。
在山东与诸侯战为内斗,与胡人战则为御外敌,相较之下,仆更愿御外敌。”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