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举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六讲(第5页)

寅一、总明脱苦无畏先拢总的说明,菩萨使令众生脱离身心的苦难而成就无所怖畏。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这一段是无所怖畏的总说,一个总纲,你这一段懂了后面整个就懂。

这一段有他自利的功德跟化他的功德。

自利的功德是说明他所证的理性是什么。

说为什么他有这种加持力呢?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我”

指的是观世音菩萨,「不自观音」是说观世音菩萨他在修学因地的时候,他不随外在的声尘所转;他心中能生起回光返照的智慧,反闻闻自性,所以叫「不自观音」。

「以观观者」(前面是讲能观的智,这以下偏重他的所观境),他以能观的智慧来观察。

第一个“观”

是能观的智,第二个“观”

是所观境。

依止这种反闻闻自性的智慧来回光返照「能闻是谁?」。

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我们前面在耳根圆通的时候讲过,「出于闻中,入流亡所。

」“入”

就是第一、你不要分别外面的声尘,第二、你不要随你内在的分别心而转,就停留在根的部份,「但闻」而已。

「但闻」的时候你就回光返照,为什么我有这个闻的功能,然后你就顺着这个因缘回家了,「借假修真」。

又从「闻」的功能当中,然后找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回光返照。

依止「不自观音」而去观察我们能闻的是谁?因为这样子回光返照,而成就自利的功德,产生化他。

所以能够使令十方世界的苦恼众生,他有种种痛苦,遇到种种的灾难,菩萨皆能够观其音声,使令他得到解脱。

这一段经文在古德的注解有二层的说明:第一、他说明菩萨是以自利为本而产生利他。

菩萨的利他,他不是依止色身,他是要能够找到真如本性,以真如本性无障碍大慈悲的拔苦与乐的力量发动出来,才能够给众生真实的利益,「以自利为本」。

第二、蕅益大师说:这个地方观世音菩萨的加被,都有事理二种的差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一、从事相上来说:比方说我们遇到了灾难,有鬼神来伤害我们,晚上睡觉做恶梦,那么我们忆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忆念阿弥陀圣号,念念分明,感应道交,破除障碍,这叫做事持。

事持就是你的心,完全去注意佛菩萨的圣号,你心中住在佛菩萨的圣号,反正我就是把自己放下,通身靠倒,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事持能够破除事相上的障碍,也就是能破除你一时的灾难。

当然破除后就没有了,你又恢复原状,这叫做事持。

二、理持。

你在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念阿弥陀圣号的时候,你念念回光返照,能闻是谁?那个真正觉悟,能念所念惟是一心,能念所念那种对立完全破坏了,回归到一心真如。

这时候破除理上的障碍,这时候就不是消除灾难,就是转凡成圣。

所以他说这以下的七种无所畏,种种的远离怖畏都要俱足事理二种的修学。

事相上我们真的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理上也是因为我们反闻闻自性,所以把这个灾难究竟破除掉了。

寅二、别明七难无畏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知见旋复」从他力加被的角度,这个“知见”

指的是六根当中的见根。

观世音菩萨因为他的眼根的“见”

跟色尘接触的时候,他是「旋妄复真」,他不随外尘所转。

因为观世音菩萨他因地有这种功德,我们讲自利的功德才能够利他,所以你忆念他的圣号,就能够使令一切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你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火就不能烧你。

热门小说推荐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升迁之路

升迁之路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千里宦途

千里宦途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